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咸宁

中医推广 任重道远 ---浅谈中医治疗推广的困难与对策

 时间: 2021-12-22  浏览次数:13812

自“神农尝百草、伏制九针”开始,中医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为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使中医与西医协调发展,这是中医医院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紧迫课题。市中医医院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广中医技术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远远不够。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临的困难也很多。为此,我院通过与老中医专家、临床医务人员、患者交谈的方式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中医医院中医治疗推广的主要做法(2016-2021年)

(一)人才培养 招聘和引进中医药人才25人,派出68名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选拔18名中医药骨干与10名老中医建立师徒关系,跟师学习。

(二)设备投入 添置中药熏蒸、牵引、多功能艾炙仪、中药煎药机等中医诊疗设备216台。

    (三)学科建设 医院建有2个国家级中医重点(建设)专科——肝病科、康复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3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骨伤科、肛肠科、“治未病”科。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开展针灸、推拿、按摩、敷药、火罐、中药灌肠、艾灸等中医特色技术。医院开创“治未病”科,有养生堂、名医堂,1间师承工作室,7间名医工作室,总建筑面积500,添置70万元设备。该科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中药膏方、体质辨识等中医特色技术已经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近5年来,上述三项诊疗服务达20000余人次。

(四)基层推广 医院每年多次组织中医专家医疗队深入社区、农村开展义诊。2018年,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由我院40余位专家和各县中医医院技术骨干组成12个专家讲师团,分别下到各县乡镇社区,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中医适宜技能培训,宣传和讲解中医治未病知识。深入到全市67个乡镇,对7200名居民进行体质辨识,对4800名居民进行健康咨询,对1670名居民进行健康干预服务,发放健康知识折页种类12种5000余份,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以面对面形式开展了健康教育并制定了个性化的健康改善计划。对0—3 岁部分儿童家长的饮食起居指导与常见的儿童穴位按摩方法培训,收益人数达数万人,反响很好。2019至2021年年还承办了各类中医药研修班,2000余人参加学习。近几年,先后和通城县中医院、嘉鱼县中医院以及妙济九重锦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定期对支援医院进行科室建设、业务学术方面的指导。

(五)制剂研发 医院已有补肾暖宫丸、活血壮骨丸、天麻熄风胶囊、养肝滋肾丸等13种中药制剂,近五年共生产2.8万余瓶。还有26个科研新制剂准备申请省药监局注册医院制剂批准文号。

二、中医治疗推广面临的困难

(一)中医药人才严重缺乏。一是中医药人才成长周期较长,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新生代中医人员因待遇得不到保证、技术得不到认可、对自己长期从事中医事业缺乏执着的追求。现如今,基层医院和社区中医药人才短缺。加之,一些老中医对中医技术有“传内不传外”思想,对带教学术较为保守,导致一些中医经典验方失传。二是待遇差、引不进、留不住。2016年至今,我院受编制、收入、待遇等条件影响,流失的中医药专业人才36人,其中研究生14人。三是缺乏人才储备。上述流失人才理应是我院现今的中间力量,医院人才出现断层。

(二)中医技术推广资金缺乏。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院在与综合医院竞争中不占优势。中医药“廉”的特点符合群众需要,却不能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没有经济支撑,人才、科研、技术推广就成了纸上谈兵。另一方面,政府投入较少。2014-2016年,财政对中医院的补贴不足中医院每月发放职工工资。医院目前收入多靠自筹,仅供常规支出。因医院财务能力受限,教学、科研、设备采购等工作不能全面开展。比如:26个科研新制剂申请转为鄂药制字号。因经费不足,未能开展药理毒理实验,新制剂注册不能得以实施。(如初略计算,仅参蛤定喘胶囊经验方科研实验投入初略计为38万7千。)

(三)中医药使用受限制。中医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医疗机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对于维护民众健康,缓解“看病贵、看病难”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医保政策规定限制了中医药的使用,造成中医专科的一些临床中长期使用、疗效明确的一些经验中药配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导致特色中医专科缺乏特色中药的有力支持,抑制了中医专科的良性发展。其次,患者对治病救人的迫切需求,对治疗效果的及时性有很高要求,中医治疗技术部分被西医取代。

(四)群众对卫生行业认知偏激。一方面,如今的舆论、新闻媒体将医生这个技术行业比作服务业,甚至医生护士的人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导致医者尊严沦陷问题。另一方面,医疗市场有大量的江湖郎中在医疗市场“鱼目混珠”,扰乱了医疗市场,造成群众分不清“专家”的真假。

三、中医技术推广的对策

(一)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 

加大中医药宣传和科学知识普及力度,推进中医药宣传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和运用网络新 平台,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率和应用率。充分发挥中医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同时,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重视中医工作、关心热爱中医事业、发展中医事业氛围。

(二)拓宽对中医药的政策扶持。

1.解决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一是对在校的中医大学生的学习、就业要有帮扶政策;二是对在医院就业的中医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鼓励政策;三是对知名老中医人才经验传承的奖励政策。中医师承是中医传承的重要形式。中医应该被完整的继承,科学的发展。要加强对名老中医的验方出台相关的保护、传承管理办法。

2.解决中医技术推广经费问题。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落实政府补助办法和倾斜政策,每年政府投入一定的科研、教学、设备经费。

3.解决农合医保转诊问题。目前,市内共享农合平台。但通山、通城、崇阳县仍需在县级医院办理转诊手续,给患者就医带来不便,希望对中医院放宽转诊条件,并提高中医诊疗项目的报销比例。

(三)建设三级网络推广体系。建立以市中医院(含综合医院中医科)为主导,县级中医院(含综合医院中医科)为补充,社区和乡村卫生院为基础的中医技术推广网络协作体系。

(四)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着重加强医疗市场整顿工作,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发布虚假广告和制售假冒伪劣中药行为。

尽管现如今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远景,我们中医人员鼓足干劲,在政府的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充分调动基层中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服务水平,扩大中医药在城乡居民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中医药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农工党咸宁市中医医院支部 宋徐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