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咸宁

试论如何盘活地方元素融入公园城市 ——以咸宁公园城市建设为例

 时间: 2020-11-18  浏览次数:4670

当前,公园城市建设更多的注重地方元素,在咸宁目前公园城市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情形下,在未来,我们要如何更好推进咸宁市公园城市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则是需要深度探究和科学谋划的系统性问题。目前咸宁市公园城市建设事业已由规模式建设阶段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在新阶段的建设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凸显城市公园的内涵、提升和扩展城市公园的价值,是尤为重要的问题。要实现这一点,还得从进一步挖掘我们这座城市自身的优势条件入手,将咸宁元素充分融入公园城市的建设之中,将公园建成城市的缩影。

(一)绿色是咸宁的底色,可将这一咸宁元素打造成公园城市的灵魂

咸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次之,市域内山川众多、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水网也十分丰富,“山、水、林、田、湖”生态要素一应俱全,有“中国亚热带森林自然生态平衡之典型代表”、“华中绿肺”、“武汉后花园”的美誉。显然,绿色生态是咸宁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咸宁最具长远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咸宁的底色就是绿色,这是咸宁在自然生态方面不可多得的禀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园城市发展新理念的一个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强调城市发展的生态价值,以生态价值凸显公园城市特征,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绿色,就是咸宁元素的典型代表之一,咸宁的绿水青山资源丰富、禀赋突出,咸宁公园城市建设应该紧扣“绿”字做足文章。习总书记多年来一直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这为公园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咸宁市委、市政府也坚定不移地实施“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以绿色发展引领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

从上述两方面来看,咸宁既有绿水青山的天然生态优势,又具有“绿色崛起”的战略支撑,因此,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深度挖掘绿色内涵,充分彰显绿色优势,将咸宁的绿元素巧夺天工地充分融入城市公园中,实施“绿色建园”,使绿色成为公园城市的灵魂,是彰显城市公园内涵、提升扩展城市公园价值的重要路径之一。

例如,从自然生态上讲,与平原城市相比,咸宁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下如何基于公园城市目标与理论内涵探索彰显山地地域特色的公园城市风貌显得尤为重要。山地城市优越的自然山水资源赋予其独特的空间魅力,维护并延续山地城乡风景和城镇整体空间意象,需立足山地地域特色,尊重其原有地貌形态与自然环境特征,营建时要关注“山-水-城”景观格局塑造、增强城市内外自然空间要素融合、修复区域受损空间肌理,以此形成山地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城乡风景格局。宏观层面,则要梳理咸宁的“城-山”关系结构,城周选择关键性山体控制点,城内依托山地城市立体优势设置城市阳台和景观构筑物,叠加城市已有重要制高点、滨江视线开敞面及交通走廊等空间视域,建立水景、山景、城景、园景等多维度的视线通廊,并对视域范围内的地块开发次序与强度、建筑高度、开放空间位置等要素提出控制原则,从而完善“城-景”视觉感知体系。同时梳理功能多样的公园与绿地类型,构建“区域风景区-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游园”的多层级公园体系,以应对市民的多元游憩需求,共享绿色福利。微观层面,则要修复区域受损空间肌理,着重对城市冲沟、沿江消落带、崖壁边坡、残留绿地斑块等进行生态治理,合理协调城市建成区与生态空间保护之间的关系,强化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最终形成独具特色一体化空间形态。

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万万不可狭义地去理解“绿色”,“绿色”的内涵是丰富的,如果仅仅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理解“绿色”,这是机械和片面的。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公园城市建设要考虑生态价值,其丰富内涵远远超越了目前西方生态理论中“人文”“物质”的简单二元论,其内涵并不仅仅限于狭义的自然生态价值,还包括人文生态价值、社会生态价值、经济生态价值以及政治生态价值,这为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因此,广义的“绿色”还应包括人文生态角度的“绿色”、社会生态角度的“绿色”、经济生态角度的“绿色”、政治生态角度的“绿色”等。有鉴于此,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恰如其分地全方位最大限度为城市公园注入“绿色”内涵,将“绿色”作为灵魂贯穿到咸宁公园城市的建设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我们将咸宁的绿色家底摸排清楚,更需要集思广益、充分挖掘、勇于实践,将咸宁的绿元素彻底盘活,并有机地融入城市公园之中。

(二)红色是咸宁的亮色,可将这一咸宁元素打造成公园城市的特色

从地理方位上来讲,咸宁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与湖南、江西接壤。在湖北,咸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距武汉南仅80公里,是湖北省的南大门。从地貌特征来看,咸宁地区多山,属丘陵地带。因此,在军事上,这一独特的自然地理区位和地貌特征使其战略优势突出。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光辉历程中,革命先驱们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的浴血奋战的光辉足迹,使这片土地上蕴藏着非常丰富和厚重的近代革命文化遗产。咸宁的近代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有些资源还盛名海内外。相关例证,作为咸宁人大家都会有所耳闻,此处不一一列举。这些近代革命文化遗产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它们是咸宁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红色,是日出的颜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是中国的颜色,象征革命与胜利;红色,也是咸宁的亮色。咸宁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咸宁的这一抹红色,极为耀眼明亮,它是咸宁的“亮色”。自2004年中央号召发展红色旅游以来,国内红色文化旅游快速兴起并逐渐成为观光旅游业的热点,目前在全国已经呈现出星火燎燃、方兴未艾之势。红色旅游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何为红色旅游呢?它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传承精神、参观游览的旅游活动。各类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领袖足迹、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红色旅游正式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切实可行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对中国革命史及优秀代表人物精神和人格量等资源的发掘、阐释、宣扬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艰苦奋斗历程的价值认同。红色旅游在加快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上述两方面来看,咸宁既具有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优势,又适逢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绝好历史契机,因此,在咸宁建设公园城市的过程中,应充分研讨、深入挖掘,将咸宁的红色基因浑然天成地融入城市公园中,凸显咸宁地方红色元素,实施“红色建园”,擦亮红色品牌,将红色文化打造成为咸宁公园城市的特色这是彰显城市公园内涵、提升扩展城市公园价值的重要路径之一。同时,城市公园亦将成为充分彰显咸宁地方红色文化独一无二之魅力的适宜载体。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建设公园城市为契机,把咸宁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把咸宁的红色传统发扬好、把咸宁的红色基因传承好,将咸宁的这一抹红色擦得更亮,将其做成咸宁公园城市的特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集思广益、放宽视野、开拓思路、创新形式。它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部门联动。

(三)历史文化名人为咸宁添光,可将这一咸宁元素打造成公园城市的名片

咸宁是一个风水宝地,历史以来, 名人辈出, 包括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他们中有文人、学者、专家等等,遍布各领域。古代政治人物如唐朝时期咸宁咸安区大幕乡出了著名书法家、北海太守李邕, 他在此处出生, 早年也在此处苦读。北宋时期咸宁出了“两娶宰相女, 三魁天下元”的冯京 。宋代时期咸宁出了户部尚书方琳。 明代又出了礼部侍郎朱廷立,。清朝又出了光禄卿刑部右侍郎雷以诚等。古代著名军事将领如任过兵部尚书的方琼, 嘉靖时御倭有功的舒大猷, 镇守台湾的振威将军李胜才, 道光时拒英兵船有功的涂文均。古代其他领域如元代名医吴昌祚、明嘉靖“后五子”之一的魏裳, 清嘉庆京剧创始人之一的米应生、汉剧泰斗余洪元。近现代还有被称为“湖北三杰”的国民党元老石瑛, 曾任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的王世杰等等,还有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相关研究者正在挖掘之中,这里不一一枚举。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为咸宁增光添彩,彰显了咸宁城市厚重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名人是具有磁石效应的,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历史文化名人是城市的一张永恒的名片,为城市增色不少。但我们必须将这一文化资源用新的手段予以新的整合,将其可视化地展示出来,将这股名人效应予以充分激活,才能发挥它的当下价值,使其不至于沉睡在故纸堆中。那么,当前的公园城市建设就是一个绝好的历史契机,将咸宁的历史文化名人元素与咸宁公园城市建设两者予以有机地融合,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将这一出咸宁元素打造成咸宁公园城市的一张名片,是彰显城市公园内涵、提升扩展城市公园价值、传播城市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当然,这同样需要我们对咸宁现有的和尚在挖掘中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进行多维度开发,尤其是对这一资源的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是极为关键的,还包括运用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对其进行包装宣传等等,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深谋远虑,精心筹划。对历史文化名人, 须树立“名人名牌意识”,  建构历史文化名人档案, 宣传研究名人, 扩大名人影响, 保障名人文化开发的合理性、整体性。此外,在名人诞辰日、逝世日和文化艺术节, 可定期举办一些高规格、高标准的名人纪念、学术研讨和演出活动,以吸引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人士来咸宁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等等。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咸宁增彩,可将这一咸宁元素打造成公园城市的亮点

目前, 咸宁市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8项, 其中国家级的1项, 崇阳提琴戏;省级的17项, 包括咸安钱六姐的故事、通山李闯王传说、嘉鱼呜嘟、赤壁脚盆鼓、通城拍打舞、通城打锣腔、赤壁黑茶制作技艺、通山采茶戏等。此外,还有26项特点鲜明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类别。咸宁的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 非常厚重,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独具咸宁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实在在的咸宁元素。一些民间传说和民间艺术被搬上表演舞台。比如赤壁市的《千古风流》、通山县的《白云深处》、咸安区的《千桥流水桂花香》、崇阳县的《隽水河畔》, 特别是大型歌舞剧《梦寻咸宁》, 声名远播,有着极高的好评度,为咸宁增彩不少。

 在咸宁公园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借助城市公园这一载体,促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激发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将其打造成公园城市的亮点,无疑也是彰显城市公园内涵、提升扩展城市公园价值、传播城市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最后,还有不可忽略的咸宁元素就是文物古迹,它们承载着城市记忆,近些年, 全国各地都不遗余力地发展旅游经济, 人们在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中对观赏文物古迹、感受民族风情,乐此不疲。咸宁有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目前, 咸宁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咸宁人耳熟能详的一些文物古迹包括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通山的王明璠府第、宝石民居群、咸安沈鸿宾故居、刘家桥民居、赤壁羊楼洞新店明清石板街等等, 有些名气还非常大。这些都是独具特色的咸宁元素,若将其进行全面整合,有系统地创造性地融入咸宁公园城市建设中,打造一批风情独特的历史古迹公园,将大大提升咸宁城市文化的厚重感,并更好地彰显咸宁历史文化的文脉和个性,最终极大地拓展咸宁城市文化旅游的空间,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俗语讲,看花容易绣花难!一个个公园的建成看似容易,其实极不简单。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基底,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公园城市理念探索与不同地域公园城市实践已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当前关注的重要方向与内容,其中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所代表的领域系统集成是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探索路径。公园城市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要紧密联系实际,因地制宜,注重在公园建设发展中对咸宁元素的挖掘与传承,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发展新理念,使设计的蓝图和群众的“蓝图”相吻合,才能提升市民和游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咸宁锚固自然生态本底,通过优化功能空间布局、厚植绿心优势、发展特色文旅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的道路将任重道远。    (执笔人: 农工党咸宁市委会党员 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