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用画笔讴歌时代精神用真心感恩回报社会

来源:本站  时间:2015/5/6 10:54:22  浏览次数:9386

刘三多

我是一个从事绘画工作近六十年的老文艺工作者,在我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也获得了不少荣誉。作为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知识分子,我看到了新中国在6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伟大的时代对我个人命运的改变。我常想我该如何感恩人民回报社会?一介书生的我一生清贫,且手无缚鸡之力,既不能如名商巨贾们一掷千金播撒爱心,又不能如勇士般奔赴疆场保家卫国,唯有利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出我对祖国、对人民、对伟大的时代的热爱之情。

        正是由于有这种感恩回报的想法,在我一生的创作中,有一个主题从未中断,那就是讴歌社会主义祖国、讴歌时代主旋律一直是我孜孜矻矻投注心血最多的题材。从20世纪50年代反美浪潮时期构思的《将美帝国主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滚出去》,60年代创作的连环画《雷锋的苦难童年》,莫不如此。70年代更是我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创作了影响颇大的《地下长城》,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向保卫边疆的英雄致敬的《最高的奖赏》《战斗英雄陶少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农村新貌的《茶园新林》《农家乐》《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等,80年代创作了《五讲四美》《劳动致富》《只生一个好》等一系列具有时代烙印、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90年代我国发生了诸多的大事: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香港回归、98' 抗洪等,我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满含激情地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迎来了我的又一个创作高峰:《特区魂》《老黄牛》《根》《向抗洪英雄高建成学习》等一系列反映改革开放、祖国统一、抗洪救灾等新面貌、新风尚的作品相继推出。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已是一个甲子老人,但我仍然保持着年轻人一般的热情,不畏艰险走遍了家乡鄂南山区的山山水水,描绘了家乡的美丽与富饶,创作了“鄂南山水情”系列油画作品。

        2008年,同样是中国的大事之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除了积极捐款捐物表达自己的关切之心外,还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作了《磐石》一作,我用这幅作品向奋战在抗灾救灾第一线的英雄和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广大人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大展中华大国的雄姿,令国人扬眉吐气,而且还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希望世界和平美好、各民族共同和谐发展的愿望。为此,我创作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以表达我对奥运精神的理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2012年,为了纪念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我对雷锋是充满了敬意和感情的,我比雷锋大一岁,但他的思想境界远远高于我,我对他怀有深深的敬佩之情。1965年,我创作了连环画《雷锋的苦难童年》以表达我对雷锋的敬意。岁月匆匆,时至今日已近50年,这套连环画一直挂在我家的客厅中,每每看到这些“年近半百”的作品,都会令我想起雷锋,雷锋精神也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每次“看到”、想到雷锋时,我就会想:活在今天的人们是多么的幸福,但同时又是多么的孤独。今天的人们不再为衣食而忧,但精神又是多么的贫乏;今天的人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资讯和通讯便利,但人们之间少了真诚的交流和相互的信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仿佛与我们渐行渐远,不再是时代风尚。理想的模糊疏离、道德偶像的严重缺失,令人们变得异常浮躁。呼唤时代英雄,树立道德标杆,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旋律。雷锋的光辉形象又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和学习雷锋精神?这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就我个人而言,我应向雷锋式的英雄人物、道德模范学习,用我的美术作品宣传真善美的事物,让人们能感受、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善与美,并乐于将这种善与美不懈的传递下去。因此,我选择的创作素材,一定是来自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把自己见到和感受到的日常现象或人、景、物,经提炼加工、典型化,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使自己的作品能够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进而行动起来,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力军。

         因此,近几年来,我的很大一部分创作精力都放在了宣扬新时代的雷锋——全国道德模范们的身上。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赵传宇、黄来女、谭之平、孙东林、王争艳、董明等人的事迹非常感人,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雷锋的影子,是他们让日渐冷漠的世情温热起来,让人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可爱。也是他们,这些时代的英雄奏响了新时代主旋律的最强音。因此,我决定用画笔描绘他们平凡而光辉的形象,期望借此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崇拜、赞美和效仿这些全国道德模范。

         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剧烈碰撞,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低级趣味的风气越来越盛。作为一名有良知、有责任心的文艺工作者,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文艺工作者应站在什么角度、为谁的利益而放言和创作?我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这些经历过风雨、走过不同历史阶段的老人,不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的创作宗旨和态度,还应该提醒世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应忘记自已的社会责任,不应忘记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应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创作出美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人民,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当然,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美术创作难度较大,这不仅要求艺术家有把握大题材的敏锐眼光,还要有准确把握历史本质,努力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历史规律和艺术规律的有机统一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用主流的价值观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同时,还需要艺术工作者有吃苦耐劳、甘守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只有如此,艺术家们才会深切地体会到那些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伟大,才会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用画笔表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努力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观念教育人民,用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来引导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虽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但我心中时刻感念国家和人民对我的培养之恩,希望在晚年依然能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为人们呼唤、展现出更多更美的时代英雄。

                                                                                                                             201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