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建支点论坛

第六届同心论坛获奖论文集三等奖(武汉市委会)

 时间: 2018-11-12  浏览次数:11679

关于加强武汉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的建议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城市持续发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基础性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对于粮食及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区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健康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一、政策力推治,我市土壤修复迎来新机遇

2014417日,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公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污染总体呈现出老债新账、无机有机、场地耕地、土壤水体等并存复合污染的严峻局面,引起了社会各方对土壤污染状况的广泛关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包括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等 20162月,全国首个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法规——《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审议通过,以湖北为首打响了净土立法的破冰之战。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土壤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于20176月在湖北省率先印发《武汉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力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逐步改善我市土壤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2018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再次强调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让湖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武汉市土壤污染及修复的现状和问题

1. 土壤污染底数不清。20144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污染土壤状况调查公报》,但由于全国普查点位密度小,并不代表土壤污染的分布和状况。1985年的湖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只关注了土壤属性和肥力状况,且规模及采集的数据非常有限。而近三十年是我市人为活动对土壤干扰最大的三十年,土壤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调查的资料已不能反映当前土壤质量及污染状况。目前,我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刚刚起步,根据《武汉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我市计划在2018年底之前查明农用土壤污染情况,2020年底之前查清高风险行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在土壤污染详查尚未完成,武汉市区域土壤污染清单、来源、分布、程度及态势等状况掌握不足,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难以全面掌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并对症下药采取高效修复措施。

2. 污染企业点多面广。根据2016年我市43个土壤国控风险点位监测结果显示,所有国控风险点位中仅1个点位属轻度污染,其它点位均属清洁或尚清洁,土壤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通过场地调查发现,我市具有搬迁遗留场地数量多、污染类型复杂、环境隐患突出等特点。根据关停企业原址用地土壤环境调查结果,武汉市环保局公布的11块重点污染场地多分布于硚口区、江岸区、汉阳区、青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涉及行业包括化工、金属冶炼、制药、电镀等,各污染地块的污染因子主要受历史生产工艺、原辅材料的影响。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密集,重金属Cd(镉)含量超标严重,空间分布上与工业园区内的电子工业分布一致。而武汉石油化工、武汉径河化工和中韩武汉石油化工等石油化工企业厂界土壤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总石油烃、苯并吡等多环芳烃含量超标。

3. 农用地局部污染严重。2011-2015年农用土壤环境质量专题研究发现,菜地和农田土壤局部点位存在铅和滴滴涕超标现象。同期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基本农田土壤和蔬菜土壤部分点位存在镉、铜、镍、滴滴涕污染。以黄陂区为例,作为国家重点产粮(油)区和我市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土壤中Hg(汞)、Cr(铬)、Pb(铅)、Zn(锌)等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还有江夏区原安山炼锌厂对农田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蔬菜和农作物从污染土壤中吸收的重金属,能够直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4. 环境监管能力不足。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同时现行的土壤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导则亟待修订,土壤相关管理体系仍需完善。湖北省已出台《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武汉市尚未配套相关法规标准与政策。市、区级环境监测机构土壤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专业监测人员匮乏,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总体滞后,使得区域环境综合分析遇到瓶颈制约。土壤环境监督执法、风险预警、应急体系建设也较为滞后,大气、水、土壤全要素协同监管机制尚未建立。同时,缺乏对污染事故责任、处罚等方面的规定,极大限制了土壤修复产业的推进,具有巨大潜力的社会资本投资呈观望状态,延缓了公众对土壤修复市场的参与度。

5. 土壤修复基础薄弱。原武汉农药厂厂区的汉阳区赫山污染地块,面积240多亩,主要采用化学氧化焚烧方式治理,投资近3亿元,耗时5年,体现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征。目前土壤修复工作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体系不健全、治理修复技术不够成熟和资金缺口较大的难题。随着我市三环内化工企业全部搬迁,遗留大量潜在污染场地,在再开发利用前,都要进行场地土壤污染评估,伴随有大量土壤需要修复,亟待较为成熟、可复制的修复技术和工艺流程,而适合于我市地质条件的修复技术大多停留在实验室,工程应用较少。虽然国家层面已于2014年发布了《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2015年发布了《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指南》(CAEPI 1-2015),但是现有的工程化技术远不能满足土壤修复要求。目前常被用到的修复技术例如覆盖隔离、换土法等,这些方法成本较低,但存在极高的二次污染风险。针对我市一些复合型、混和型的高风险污染地块,单一的污染修复技术对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修复技术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整体性,工程应用与装备严重不足。

三、关于加强我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的建议

1. 摸清质量家底,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对于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每10年调查一次。对农产品产地和修复后的污染地块,3年一查;对县区级以上水源地保护区土壤,每年一查,并为土壤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向社会公开土壤环境监测结果。重点监测指标包括镉、铬、汞、铅、砷、镍、铜、锌等重金属以及石油烃、多环芳烃、苯系物等有机污染物。我市应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状况详查,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及其周边的污染状况并进行风险评估,详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土壤环境状况,开展全市污水灌溉区调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和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布设环境监测点位,形成覆盖农用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企业周边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重点监测企业工业用地重(类)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重点调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农业生产活动、畜禽养殖规模、垃圾堆存现象,重点监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土壤中镉、汞、砷等无机污染物和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污染物。

2. 污染源头管控,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

以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含制药、农药)、焦化、电镀等土壤污染高风险行业企业为重点,根据工矿企业分布、污染排放情况及现有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布。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以“菜篮子”基地和粮油生产基地以及饮用水源地为重点保护对象建立我市土壤环境信息共享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土壤环境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污水灌溉区名录,每年开展一次污水灌溉区水质监测,灌溉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对因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安全的,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此外,还应整治工业废弃物堆存场所,排查产废单位和医疗机构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能力,避免因泄漏引起土壤污染。

3. 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按照污染程度将全市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3个类别,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结果,编制农用地分类清单。按照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的要求,对有限保护类耕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加强对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严格监管执法。严格建设用地准入条件,将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及专项调查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土地用途的重要依据,建立疑似污染地块档案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壤用途,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评估或者经评估认定能损害人体健康的建设用地,禁止作为居住、公共管理与服务、商业用地使用。

4. 重点工程示范,推动污染土壤治理修复

划定土壤环境质量类别,以硚口区古田化工片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葛化片区、青山区青江化工厂、江岸区武汉冶炼厂等区域,以及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二点污染地块为重点,进行污染详查和风险评价,根据场地条件、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来源、污染源头控制措施以及修复措施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整治战略和修复技术。实施江夏区原安山炼锌厂严重污染农田土壤治理与修复,在江夏区、黄陂区启动林地划定试点工作,加快岱山、北洋桥、紫霞观等简易垃圾填埋场修复工程建设,完成硚口区远大制药、力诺化学、无机盐厂、环宇化工厂、青山区青江化工厂治理修复和武昌汽车标准件厂治理修复工程。武汉染料厂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首例重金属类污染场地修复示范项目,共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创新应用1项,可充分发挥这一示范项目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工业企业遗留场地土壤治理修复工程。

5. 支持技术研发,增强土壤修复能力

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攻关。借助我市科教优势,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科研项目扶持力度,鼓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针对复合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联用修复技术的研发,借助国家、省、市相关科技计划(专项资金)推动农用地和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鼓励武汉都市环保工程、北京建工环境修复等社会机构在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发展产业,形成成熟产业链。发挥“互联网+”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全产业链中的作用,建设土壤修复新技术推广平台,形成一批成本低、效果好、易推广的实用技术。充分发挥企业在修复设备、修复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推广国家鼓励发展的土壤污染治理重大技术装备。

 

课题项目负责人:陈兰洲(农工党武汉市武昌区工委副主委、武昌区环保局副局长、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参与人员:平洁 周香君 张渝蕊 刘秀娟 季虹 陈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