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建支点论坛

第六届同心论坛获奖论文集三等奖(荆门市委会)

 时间: 2018-11-12  浏览次数:11587

关于加强固废管理的建议

农工党荆门市委员会  黄克翠 苏乐

 

农工党荆门市委会组织成立“固体(危险)废物处置管理”调研工作组,由杨希雄主委挂帅,开展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深入荆门市环保、城管、卫计等市直部门和第二垃圾处理场、格林美、京环科技等处置企业,上门了解情况、收集资料,掌握信息,开展座谈研究,听取意见建议,学习考察苏州等地先进做法,形成初步思考。

一、 荆门市固废生产处置现状

荆门市固体废弃物产生种类共有五大类,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

从总体上分析,荆门现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49家,产生总量为663.07万吨,固废利用处置量为240.21万吨,利用处置率36%,贮存量36.79万吨;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共有358家,其中工业企业产生危险废物的有210家,全年产生24类各种工业危险废物,总量为20.34万吨,处置能力37.54万吨,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148家,全年产生量为1200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98%;城市生活废弃物每年产生量约41万吨,全部填埋处置;7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3.89万吨,处置率90.13%。

按行业分析,固体(危险)废物产生量前三位是:磷化工行业458.13万吨,石膏和煤矿开采行业85.98万吨,燃煤发电供热行业64.90万吨。三个行业产生废物量合计609.01万吨,占荆门全市产生总量的91.86%。

按产废类别分析,固体废物产生量前三位分别是磷石膏、尾矿、粉煤灰,总量与行业数据一致;危险废物产生量前三位分别是:废酸(HW34)13.91万吨,废矿物油(HW08)3.59万吨,含钡废渣1.83万吨,三者合计19.33万吨,占荆门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95.13%。

按危废产生地区分析,产生量前三位是钟祥市、市直、京山县,产量分别是10.35万吨、6.53万吨、1.89万吨。

按危废产生单位分析,产生量前三位是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量分别是9.50万吨、3.69万吨、2.13万吨。占荆门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75%。

按危废贮存量分析,前三位分别是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荆门市渝楚化工有限公司,贮存量分别是0.38万吨、0.20万吨、0.10万吨。占荆门危险废物贮存总量的71%。

二、 当前主要问题

(一)处置能力建设迫在眉睫。荆门固体废物来自不同区域,分布广、行业杂、源点多、危害大,处置需求紧迫。一是固废综合处置率较低。荆门虽然在无机废水污泥、金属氧化物废物、冶炼废物、废纸处置利用率上达到100%,在粉煤灰、含硫有机废物、工业粉尘等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但综合来看,固废总体综合利用率36%仍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危废产生总量较大。荆门对危废处置能力仅从规模上看是较强的,但危废产量约占全省总量的19%,从经济结构上看占比偏大,并且绝大多数危险废物由产废单位委外进行处置,转运和处置不及时以及转运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潜在风险。三是固体废处置需求急迫。在生活垃圾处置上,面临处理能力饱和的压力:第一垃圾场已于2004年6月封场,填埋垃圾90万立方米(约60万吨);第二垃圾场共填埋垃圾150万立方米(约100万吨),剩余库容约62万立方米,将于2020年左右封场;而新的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从规划、选址到达产需要以年计数的周期,因此我市2-3年后即可能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在污水污泥方面,7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不能及时消纳,贮存量以年均10%(约合0.39万吨)速度增长;检测实验机构、部分乡镇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污泥尚不能有效处置,均直接进入污水管网和农田沟渠。随着时间日积月累,这些急需处置的风险日渐增大。

(二)技术与管理水平亟待提升。荆门固废处置利用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多数产废企业没有相关自主研发能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不够。在固体废物方面,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粪便、建筑垃圾等进行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够,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民间资本参与不够,城市垃圾收集管理体制尚需完善。在危险废物方面,目前全市仅能处理HW01医疗废物、HW08废矿物油、HW17表面处理废物、HW22含铜废物、HW23含锌废物、HW33无机氰化物废物、HW34废酸、HW46含镍废物、HW49其他废物共计9个类别的危险废物,不能满足相应的需求。

(三)社会舆论空前高涨。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荆门是美丽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中,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反映到现实生活中,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广大市民环保意识大幅提高,环境质量诉求陡增,“邻避效应”增强,不希望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项目建在自己家附近。仙桃、潜江等地因新建垃圾焚烧厂或企业引发过群体性事件,在固废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需引起高度警觉。随着工业经济发展,这已成为与工业、生活废弃物日益增长的现实日趋加剧的矛盾。

三、对策建议

美丽荆门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唯美的意象,而是广大市民赖以生存、为之向往的现实生活环境。美丽荆门的建设内容仍需进一步规划、明晰,但它必定是一个拥有优美环境,而不是有着固废风险敞口的城市;它必定是一个生活垃圾规范分类,而不是处于垃圾包围困境的城市。

(一)变废为宝,产业思维谋全局。伴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在快速增加,以产业思维谋划产废和处废产业发展,是变废为宝、化被动为主动的有效途径。一是突出特色园区优化工业产废企业布局。支持技术先进、废弃物处置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入驻园区,鼓励园区和产废企业建设配套处置设施,立足本地妥善处置产生的固体废物,建设生态环保、资源集约的特色产业园区。二是做大做强废物处置全产业链。固体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静脉产业园建设中,优先引进和建设当前急需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餐厨垃圾等处置利用企业和设施,注重全产业链发展,有机协调“废物过剩”和“资源不足”两大难题,促进废物处置向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二)首末并重,系统思维促统筹。前端分好类,末端好处置,垃圾分类是高效处置固废的首要环节,末端处置能力关乎固废处置成效,首末两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偏颇。一是规范首端分类实施。尽快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范和细化垃圾分类类别、收集、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内容,使前端分类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鼓励市民分类处置生活垃圾,在机关大院、教师住宅小区等高素质人群居住地先行开展垃圾强制分类,分袋分箱收集运输处置。二是提升末端处置技术水准。立足当前,鼓励产废和处置企业在处置技术上联合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重点解决固体废物中产生数量最大、存量最多的磷石膏、尾矿、废酸、废矿物油、含钡废渣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着眼长远,针对不同产废类别,培育相关处置企业,在政策上,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高新技术研发合作,在体制上,允许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以技术服务、技术参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参与固废处置项目建设,推进成果转化。三是统筹前端实施和末端处置。统筹分类回收实施与固废类别处置能力建设,如根据我市正在静脉产业园建设餐厨垃圾处置设施的实际,在垃圾分类实施中,优先将餐厨垃圾与其它生活垃圾分开回收,形成两端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探索首末并重、统筹兼顾的“荆门模式”。

(三)吐故纳新,创新思维重导向。汲取厦门PX、仙桃等地环保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教训,改变社会大众听闻垃圾填埋、焚烧等谈虎色变的固有认识,主动加强舆论引导,树立科学导向。一是回应社会关切。开展社会科普行动,组织市民、学生到填埋场、处置企业参观,了解垃圾处理的全过程,提高大众对固废处置的正面认知,降低邻避心理和抵触情绪。二是扩大社会参与。在固废处置项目建设之初,通过舆论宣传、新闻发布等形式,广泛听取大众意见,提升大众参与感。三是运用新媒体平台。综合运用微信、QQ群、微博等新媒体,对固废处置进行有深度、有广度地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使新媒体成为信息发布、居中协调、交流沟通的平台。四是把握舆情指引。安排专门人员,快速应对各种舆情,处置突发事件,及时通报情况,保障社会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