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建支点论坛

第六届同心论坛获奖论文集一等奖(随州市委会筹委会)

 时间: 2018-11-12  浏览次数:8940

关于将“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纳入

省荆楚大遗址传承保护工程的建议

农工党随州市委会筹委会 钱进 张凤成 黄宏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共湖北省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决定》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荆楚大遗址保护传承工程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打造荆楚优秀传统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长江文明传承与创新集聚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旅游等融合创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实施荆楚大遗址保护传承工程,特建议将“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纳入省荆楚大遗址传承保护工程,力促大遗址保护工程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湖北文化旅游建设协同发展。

一、随州及周边地区两周文物基本情况

随州处于汉水以东、随枣走廊腹地,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左传》记载“汉东之国随为大”。自1978年战国曾侯乙墓考古发现以来,在随州又陆续发现了西周早期叶家山古墓群、春秋时期义地岗古墓群及西周时期羊子山古墓群。在京山苏家陇和枣阳郭家庙也先后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古曾国的古墓群。先后出土曾国文物数万件,特别是两周曾(随)青铜器,品种齐全,铸造精美,工艺精湛,铭文丰富,揭开了系列历史之谜。考古学家杜乃松先生赞誉随州为“青铜器王国”;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学者、魅力中国城评委蒙曼女士称赞曾侯乙编钟“今天能听到的古代声音,是世界能听懂的中国声音”。

随州位居汉襄咽喉,在商周时期就是南土门户。西周初期,在现今随州城区东、西两侧分封有曾、鄂等方国,扼守岁枣走廊以“拱卫周疆、教化南蛮”。黄石大冶铜绿山的铜料经这里中转,源源不断地输往关中王都镐京。以随州为中心,南到京山、西北至枣阳乃至河南新野,曾(随)国纵横经营700年,创造了精美绝伦、震铄古今的青铜礼乐文化。出现了“昭王奔随”、“随侯之珠”、“随珠和璧”、“随珠荆玉”、“随珠弹雀”、“洪鈡大吕”等诸多历史故事和成语典故,积淀了深厚的优秀历史文化。

二、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建设思路

随州是我省最年轻的地级市,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企业发展优势不明显,唯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供凭藉。目前,随州市委市政府已作出文化兴市的战略蓝图:以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擂鼓墩古墓群、安居遗址)和两个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家山墓地、义地岗古墓群)为支撑,以国家和省文化传承保护等相关政策帮扶为动能,启动擂鼓墩、安居遗址、义地岗和叶家山四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联合京山、枣阳将京山苏家陇古墓群和枣阳郭家庙古墓群保护工程纳入其中,携手共建,以点带面,全力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使其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建设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的意义

(一)历史研究意义深远。中国社科院历史专家王桂明教授曾说,“对随州文化历史的研究可以弥补国史或通史的不足”。古曾(随)国出土的文物印证了两周时期近700年间各个阶段曾(随)文化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建设“设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对做好两周时期随州历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提高湖北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传承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在以随州为中心留下来的数量庞大、分布密集的周代文物是无价的文化遗产,是老祖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建设“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对做好文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经济效益潜力巨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当前,在我国其他地区有许多依靠得天独厚文物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先例,如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平遥和丽江古城等文物景观,带动了当地交通、商贸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为广大人民群众系统了解随州和随枣走廊周代文化提供了可能,建成后将推动全省特色文化旅游大发展,形成全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实现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建设的利好因素

(一)此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省战略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局将擂鼓墩古墓群保护纳入到《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范围。《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决定》也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旅游等融合创新做出了明确要求。文化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民族复兴的大势催人奋进,我们要牢牢抓住新时代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塑造随枣走廊周文化特色品牌,实现文化良好传承,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二 )此举体现了随州抓好文化保护传承决心。《中共随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的决定》和《2018年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随州特色增长极打造的重要内容,将其提升至增强随州市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彰显了随州市委市政府抓好传统文化保护,服务全省荆楚大遗址保护传承工程的决心。

(三)此举能极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在我省还没有较具影响力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也是我省在文化遗址保护方面的短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注重对遗址所依附的历史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充分挖掘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具有发挥城市公园的景观、休闲、生态等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是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若将叶家山、义地岗、擂鼓墩和安居遗址整体打造成考古遗址公园,既能妥善解决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又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城市环境风貌,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同时还能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良好基础。

(四)做好此项工作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随州叶家山古墓群、义地岗古墓群、擂鼓墩古墓群、安居遗址及京山、枣阳曾国古墓群同属两周时期历史遗存,文脉相承,各遗址之间交通便利,地缘优势突出。以叶家山古墓群、义地岗古墓群、擂鼓墩古墓群、安居羊子山古墓群及京山、枣阳古墓群为支撑,围绕曾随历史脉络,深入挖掘、研究周代历史文化内涵,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

五、建议

前期,随州已为建设好“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做了大量工作。协调了擂鼓墩文物保护区的驻随部队搬迁,对市博物馆实施了技改,启动了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编制和立项申报等。为进一步建设好“汉(水)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工程”,特建议省级层面给予如下支持:

1、为确保随州市古曾(随)国700年历史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延续性和传承性,随州出土的曾(随)国文物应就地收藏保管和研究利用。

2、以随州叶家山古墓群、义地岗古墓群、擂鼓墩古墓群、安居遗址及京山、枣阳曾国古墓群等为主要载体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纳入湖北省荆楚大遗址传承保护工程,并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立项、考古勘探和发掘、文物本体保护和展示利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和技术支持。

3、随州博物馆升格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随州设立国家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基地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随州工作站。

4、批复成立“随州市湖北曾(随)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