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规范类金融担保企业管理,打好化解风险攻坚战
黄冈市委会 胡炜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融资渴求也在不断增长,各大商业银行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不断调整准入门槛,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急需的资金难以直接从商业银行渠道获得。于是,新兴市场中各种类金融担保企业敏锐地从中捕捉到了商机,深度聚焦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近十年来,各种类金融机构,非融资担保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以我们黄冈市为例,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相关企业就有1400多家,黄州城区截止2017年底共有329家,几乎是走在任何一条街道上都能看到投融资公司、财富管理公司、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从事类金融活动的企业的身影。应该承认,早期这些企业的存在对促进传统金融业务转型升级、解决小微经济体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类金融企业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风险隐患逐步显现,加强对这个新兴行业的监管迫在眉睫。
一、问题与原因
我们实地调研了黄梅、龙感湖、黄州区等地,通过调研,我对金融风险就在我们身边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和认识。
(一)在国家层面,类金融企业风险日益加强,防范措施急需改进
1、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监管存在真空地带。近十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强势萌发,网络金融发展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各种类金融担保平台、网贷平台模式不断花样翻新,发展速度之迅猛超出了金融监管层的预期。由于没有现成的监管模式或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是在国家顶层设计上存在着监管、防御风险能力不足的短板,监管部门多而乱,责任也不明晰。我们这次的金融风险调研,就涉及监管部门达37家!这种分业监管模式未能实现信息共享,出现监管真空地带,对国家层面风险决策带来研判风险。
黄州城区目前P2P平台公司有40家,经相关职能部门排查需要规范和整改的有23家,其中发现有7家依托外地P2P平台公司的黄冈分公司在黄冈吸收投资,资金流向不明,而总公司的账务地方难以查询,黄州区政府曾建议由市银监局牵头对这类融资平台从资产端源头进行监管,但银监局表示目前国家及上级都没有明确出台相关文件,法无授权不可为,无法履行监管职责。这种人为的制度层面的监管滞后,可以说是让监管方非常被动,只能坐等险情爆发,再由政府去充当“消防员”救火的角色,不仅加大了国家监管成本,造成国有资本和民间百姓资金的巨大的损失,更可怕的是还存在风险失控的隐患。
2、机构职能到位缓慢,风险防范基层难找支点。各地金融局(办)是代表地方政府负责金融监督、协调、服务的办事机构,对地方政府金融工作起总协调的作用。但由于该机构成立时间不长且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各地金融局普遍存在人手少且缺乏专业人才的现象,特别是县市一级开展工作局限性很大。如黄梅县金融办主任由政府办一名副主任兼任,上级有工作任务,再临时抽调工作人员配合,黄州区金融办共有工作人员两名,均为借调,其中有一名还是某小学的体育老师,如此薄弱的工作班底,基本上是只能勉强满足完成上级工作要求,主动作为难找抓手。
黄冈市金融局目前也仅有6人,对口衔接跟金融相关的部门有三十多家,还要负责对县市的指导及上传下达,日常工作呈满负荷状态,市局相关领导也感慨从事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压力大,存在“发现难、协调难、处置难”的问题。
3、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重点群体仍未覆盖。2017年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打击、整顿非融资企业乱象的指导性文件和方案,均强调要加强政策宣传与业务指导,整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风险警示宣传没有形成常态化,特别是对容易上当的老年群体、文化层次不高的弱势群体没有给予重点关注。部分媒体的政治敏感性也不强,本应是政府主导对百姓宣传、提示、防范融资风险的第一阵地,但直到今天,你打开收音机或者看看手机,无抵押贷款的广告仍然不绝于耳,充斥市场,说明我们政府对金融风险防范的监管在某种意义上还流于形式。
(二)在企业层面,需要强力整改和整顿的乱象随处可见
1、担保公司对企业贷前审计审核把控不严,担保成本居高不下。我市目前从事类融资企业几乎都覆盖了担保业务,面对的基本都是风险较高的中小微企业,大多数民营性质担保公司其本身有较强烈的趋利的动机,加上担保贷款风险防控及责任承担意识淡化,面对融资企业规模小,抵押品存在瑕疵,“过桥”无抵押,股东和老板几乎很少有聘请专业机构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仅凭经验和信任就担保,大多通过向民间高息借贷用于担保,盲目发展担保业务谋求担保利润,导致状况百出。目前,黄州城区几乎所有民营担保公司新增业务都已停滞,陷于债务纠纷难以脱身的也不在少数。国资背景的担保公司虽然有贷前审计,但审计中介由企业自己聘请,不少中小微企业的审计报告与企业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甚至有些企业与中介机构串通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担保公司风控部门若把关不严或过于相信企业报告的话,也容易招致不良企业骗贷或贷款无力偿还的风险。
2、民间资本参与类金融担保企业风险累积,且陆续爆发危机。通常讲,中国的民间财富始终是浮于中国经济繁荣冰山下的特殊资本,这部分资本很少通过正常的金融渠道流动,它们潜藏在高利率产品的背后,悄然推动着每一轮政策引导的领域。这种夹层的特性使民间资本具有不计风险的逐利性,这种投机特性在类金融担保企业经营中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表现,几乎所有的担保企业都有资金来自于民间,虽然资金体量不是特别巨大,但覆盖个体面极广,一旦出现兑付风险,极易引发群体事件,不仅对社会稳定问题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往往迫使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善后。我市湖北神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甑爱国)民间借贷数亿元,承诺月息2分、3分甚至更高,其在农商行贷款余额高达7.5亿元,借银行的钱大量被挪用偿还民间高利贷,该企业事实上已将民间投融资风险传导给了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其在农商行已形成风险贷款3.97亿元。
3、国有背景担保公司代偿能力不足,同样给地方政府和银行业带来风险。有关政策规定国有背景担保公司由地方财政、合作银行、担保公司共同承担相应代偿比例金额,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增大,担保机构出现大量代偿情况,由于担保公司对应银行是有一定倍数的放大贷款效应的,一旦担保公司自有资金不足,其担保贷款风险就会就会传递到银行和地方政府。目前我市担保企业仅在市农商行系统就有保贷款1175笔,金额达到57.32亿元,其中形成风险贷款204笔,金额达到4.97亿元,已构成预警。
二、关于规范整顿类金融担保企业的思路与建议
1、围绕懂金融,大力引进金融、互联网双通人才,强化队伍建设。首先,要强化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职能和专业人才配置,加强地方金融机构人才队伍培养,提高地方类金融机构监管能力,适应类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新要求。其次,类金融担保企业也要坚持党建引领,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风控机制,把好进人入口关,招聘优选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加入,注重对员工更新金融知识的后续教育、专题培训,培养配强业务人员。
2、围绕防风险,强化宣传教育,警醒市民远离高利诱惑,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要由相关部门牵头开展常态化的防范融资风险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对群众,也要对企业。对群众的防范风险宣传教育要尽可能多地覆盖各类群体,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家庭,让市民对高利风险入脑入心,自觉远离、抵制高利诱惑。对群众开展的宣传还要注重效果,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现身说法,解剖身边的典型案例,公益演出、公益演讲等等,提高群众参与度,提升群众知晓率。风险警示宣传教育活动还要进企业,特别是对民营担保企业,要对他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指导他们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严守底线,守法经营。
3、围绕强监管,加强部门联动,堵塞监管漏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国家已意识到维护金融安全事关我国国家安全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摆在了三大攻坚战的首位,体现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前监管体制有待完善的情况下,为切实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政府金融局应当主导牵头协调各监管部门建立联动、协作,特别是整合各监管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使各监管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扫除监管真空地带,共同做好金融风险的管控工作。
4、围绕优服务,强化政府担当,壮大国有控股担保公司,为实体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目前我市具有国资背景的担保公司已成为服务黄冈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主力,这批企业依托政府信誉,为政府负起了社会责任担当,如政府直接投资近2亿元的市金财担保公司,平台建立开放三年多,担保费率一直严格控制在1.5%以内,充分体现了政府担保平台的公益性,获得黄冈境内12家银行的准入批文,担保放大倍率分别为5-10倍不等,总授信额度达20余亿元;截止2017年4月底,共为309家黄冈境内微小企业发生担保40.3亿元,过桥担保30.77亿元,银企对接顺畅,群众口碑良好,目前该公司是一标难求,近几月每个标的发出不到一分钟,就被投资人抢光。市金财担保公司能有如此信誉除了自身经营规范,主要是有国有背景这块金字招牌,从银行到百姓,其实信任的是黄冈市政府,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政府应该强化责任担当,呵护扶持这样的担保平台稳定长效发展,让它为服务黄冈实体经济,推动老区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3个具体建议:一是政府的指导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能用行政手段强制要求。二是在财力和政策允许的范围,继续适当补充注入担保资本金,增强企业担保和代偿实力。三是严格监管担保企业谨慎开展转贷“过桥”业务。国资背景的担保公司按照市政府支持实体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要求,对小微企业收取的“过桥”担保费相对于民间资本要减少很多,这是政府注资平台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但“过桥”由于没有抵押,风险远远大于其他融资业务,政府一定要监管担保企业严格把控担保风险,一定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详细摸底,只能针那些发展潜力较好的企业 “借新还旧”进行过桥担保, 特别是要协助企业做好和银行的对接工作,否则一旦“过桥”失败,有可能严重消耗担保机构的资本实力甚至招致灭顶之灾。
2018.5.18
作者:胡炜红 农工党黄冈市委会市委委员、东坡支部主委;黄冈市财政局注册会计师管理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