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

来源:求是网《红旗文稿》2015/14  时间: 2015-07-27  浏览次数:18005

  作者:刘庭华 彭玉龙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全世界有84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先后参与或被卷入这场大战,军队和民众伤亡总数超过1.05亿,财产损失达4万多亿美元。其中,中国抗日战场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毙伤日本陆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中国人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算起,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前后达14年之久。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取得了巨大战绩,共毙伤俘日军155.9万余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伤亡总数的75%以上。同时,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人伤亡383万余人。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独立坚持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是东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仍然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和2/5的日本海空军力量。

  一、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形成法西斯侵略战争策源地的国家。早在19世纪末,日本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时,即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它的基本国策。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战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局部战争不断扩大,从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对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在东北兴起的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东北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影响下,激于民族义愤,冲破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奋起抵抗,组成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抗日游击战争,遍布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的70多个县。到1933年,东北抗日武装发展到30多万人。东北三省的抗日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殖民统治。在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的整个14年里,东北抗日联军等部共歼灭日军25万余人。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1948年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50页)战后,日本许多历史学家也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满洲’(九一八事变)为导火线而开始升起的”。(同上书,第150页)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并不是以东北作为其侵略的最终目标,而是以它作为基地和跳板,进而侵占整个中国,再扩大到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从而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1936年8月7日,日本广田弘毅内阁五相会议确定了陆军“北进”、海军“南进”和全面侵华的方针,企图以侵占中国为其征服世界的战略出发点,并作为“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为了寻求国际力量的支持,并出自全球战略的需要,日本于1936年11月25日与德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了这个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一个世界范围的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同盟正式组成。日、德、意三个法西斯国家在法西斯化、侵略扩张的道路上,从逐渐接近到互相支持、合作,终于在重新瓜分世界、反共反苏的共同目的下紧密勾结在一起了。日德意三国同盟的成立,表明这是三个法西斯国家在分头发动世界性侵略战争中互相支持和配合的思想政治契约和基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日德意结成法西斯侵略同盟之后,日本以“卢沟桥事变”为契机挑起的全面侵华战争,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政策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日德意法西斯轴心国全球侵略计划的重要部分。所以,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

  以七七事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中国开始全国性抗战,首先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举国一致,奋起抗击,实行全民族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广阔的敌后战场和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与正面战场的正规战,在战略上共同对日军构成夹击态势。中国军队先后进行了淞沪、平型关、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歼灭日军44万余人,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克强的有效作战方式,粉碎了日本法西斯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中日双方投入兵力400余万人,战火遍及中国10多个省区,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苏、美、英等国均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中国抗日战争中来。首先强烈谴责日本法西斯侵华行径、同情和支援中国抗战的,是苏联等各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各阶层进步人士和劳动人民,爱因斯坦、罗素和罗曼·罗兰等国际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宣言,谴责日本的侵华政策;苏联政府与中国政府于1937年8月21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无疑是对中国抗战的有力支持,随后苏联政府又向中国政府提供4笔贷款,并直接派遣空军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并肩对日作战;朝鲜、苏联、印度、加拿大、美国等10余国志愿援华友人陆续来到中国战场,投入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各国人民通过捐款、捐物和拒购、拒运日货等方式,支援中国抗战。美、英、法在1938年后为防止日本“南进”,逐渐改变中国抗日战争之初的两面政策,也以贷款形式给予中国抗战一定的援助。总之,随着七七事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局部战争向全面战争的转折点,世界政治的焦点随之由欧洲转向亚洲、远东。中国抗日战争的胜败,直接影响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进程。无怪美国二战史委员会主席和国际二战史委员会副主席戴德华教授和以色列教授夏阿龙等人撰文明确提出: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下一篇:对当前几种错误观点的评析 上一篇:国外生态补偿政策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