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同心”思想研究

来源:本站  时间: 2015-04-30  浏览次数:9506

余天武

[摘要] 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反映着政党的进步性,决定着政党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同心”思想的提出,不仅对参政党的自身建设、履职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新的期望,也为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政党关系 核心价值体系 同心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自提出后,各民主党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同心”思想自胡锦涛同志今年初提出以来,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并打造“同心”品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同心”思想的提出,不仅对参政党的自身建设、履职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新的期望,也为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一、“同心”思想是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发展

2011年初,胡锦涛同志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征,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同心”思想,是新形势下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同心”思想的科学内涵

“同心”思想孕育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丰厚土壤,发端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伟大实践。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这些政治力量都有自己独立的政治立场和诉求,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独立存在的根据;同时它们又都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心。同心又不等于同一,而是体现在不同政党全面合作、始终保持团结,不同力量有序参与、始终维护和谐,以求同存异弥合分歧,以协商民主扩大共识,从而充分体现和而不同;以和谐共赢深化合作,以荣辱与共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思想、目标和行动上始终同心,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体现了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基本遵循,也是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生动写照。“同心”思想扩充和凸显了“十六字方针”所包含的“同心”思想这一鲜明特质,不但使其同心的内容具体化,还使其主旨深化,将从政治上指明处理参政党和执政党关系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延伸到经济和社会领域,即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也要按照“同心”的原则,以确保多党合作基本方针不偏离、不动摇。

在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从初步认同到最终选择并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同道相谋、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同心”品质,谱写了参政党与执政党同心,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同心,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同心的光辉篇章。证明了我国多党合作不仅是要巩固和谐政党关系,更要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同心”思想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着眼未来发展的更高追求,提出了多党合作的目标方向,即思想上的最高境界,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进共识;目标上的高度契合,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信念;行动上的根本准则,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这些共同实践汇聚力量,不断增强多党合作事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总之,“同心”具有厚重的历史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是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行动指南,是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和价值理念的丰富发展。

(二)“同心”思想研究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参政党。

第一,思想上同心同德,正是对我国多党合作历程的真实写照

思想上同心同德,关键是中国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杜青林同志在总结多党合作事业基本经验时指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中国各民主党派才能有自觉的统一行动,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民主党派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矢志不移、攻坚克难,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求变为现实,把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理想付诸行动,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真心拥护。各民主党派在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历程中,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亲身体验到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民主党派才能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从而自愿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把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重要政治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迥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多党合作。共产党从政治上进行领导,其他党派密切合作,共产党执政,其他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各民主党派在政治方向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日益巩固和发展的根本。“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则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石,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同心同德的真实写照。     第二,目标上同心同向,揭示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动力之源

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反映着政党的进步性,决定着政党的生命力。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道而产生的。他们为了实现振兴中华伟大理想,四处寻求救国良方,曾一度提出了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和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具体措施,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最终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之路,并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民主党派不断发展的价值追求。围绕这一价值目标,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后同中国共产党走到了一起。围绕这一价值目标,在建设新中国的历程中,各民主党派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积极践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成果,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正是为了追求这一目标,各民主党派60多年来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逐步构成了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基础的重要内容,并成为我国政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动力。

第三,行动上同心同行,再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

在反帝爱国、争取民主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中,中国各民主党派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一道携手前进,一道经受考验,成为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

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著名的“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并积极参加新中国的筹备工作。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帮助下,以实现《共同纲领》为目标,共同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改革和建设实践,参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加速国民经济恢复,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民主党派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阶级联盟转变为政治联盟,为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多党合作格局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各民主党派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参政议政的政治优势,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建言献策,促进了党和政府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