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在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5周年之际,回望农工党黄陂区工委走过的岁月,我们心中激荡着对历史的敬意、对使命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憧憬。从2005年谌琦同志在黄陂发展第一位农工党党员开始,到如今70名农工党党员组成的农工党基层地方组织——黄陂区工委;从最初“零的突破”的艰难起步,到连续多年获评省市级“优秀基层组织”的硕果累累,我们用行动诠释了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的优良传统,用实干书写了新时代参政党的责任担当。
一、以思想为舵,在政治引领中筑牢信仰之基。思想建设始终是民主党派工作的生命线。三年来,我们以“同心”为圆心,以“学习”为半径,画出了理想信念的最大同心圆。主委辜迎春积极参加全国政协地方委员培训班、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务班,在政治锤炼中校准思想坐标;黄陂区工委班子成员先后赴厦门、宜昌参加能力素质提升班,在红色教育中感悟初心使命;全区农工党党员通过“同心大讲堂”“主题教育推进会”,在理论武装中凝聚共识。从北戴河畔的政协课堂到木兰山下的读书分享会,从“矢志不渝跟党走”主题教育到“凝心铸魂强根基”主题活动,我们始终把学习作为政治交接的“传家宝”,让每一次思想洗礼都成为滋养初心的“营养剂”。
特别记得2023年9月,在宜昌主题教育推进会上,当看到抗战老照片中农工党先辈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身影,党员们眼含热泪,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我们更加懂得:政治传承不是简单的口号接力,而是要用生命诠释“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誓言。正如在“相约木兰品书香”朗诵会上,党员们深情诵读《可爱的中国》时,那穿透会场的不仅是声音的共鸣,更是信仰的共振。
二、以调研为舟,在参政议政中彰显担当之为。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履职的“第一要务”。我们始终秉持“不调研不发言”的原则,将履职足迹深深印刻在黄陂发展的热土上。主委辜迎春带领党员们三探盘龙城遗址公园,为文旅融合把脉问诊;深入木兰草原开展民主监督,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景区;走进前川六小食堂,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从乡村振兴示范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特殊教育学校到残疾人康复机构,哪里有民生痛点,哪里就有农工党人的调研身影。
这些扎实的履职实践,结出了丰硕的议政成果:《加强智障人群管理,提升人口质量》的政协大会发言引发强烈共鸣;关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机制的建议直击社会痛点,将“黄陂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设在区妇幼保健院,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落实;“323攻坚计划”调研报告助推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更让我们自豪的是,主委辜迎春《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学科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议》被农工党中央直报全国政协,这是农工党黄陂区工委首次登上国家议政平台。当看到建议中“每个街道配备专业康复师”的设想正逐步变为现实时,我们深切感受到:参政参在关键处,议政议在点子上,就是对人民最大的负责。
三、以奉献为帆,在社会服务中传递大爱之心。 “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社会理想,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三年来,“农工情·新乡村”品牌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在黄陂乡村落地生根:医疗专家连续12次深入偏远村寨,累计为3000余名群众义诊送药;“心理赋能 助力中考”活动为山区学子点亮心灯;价值百万的康复设备让残疾儿童重燃希望。在蔡店街五四村的清洁家园行动中,党员们挥汗如雨的身影与村民的笑脸交相辉映;在潘家田社区的义诊现场,少数民族同胞竖起的大拇指胜过千言万语。
最难忘2023年10月的那场助残公益活动。当市委会捐赠的康复设备抵达区妇幼保健院时,一位孤独症儿童的母亲紧紧握住辜迎春主委的手哽咽道:“你们送来的不仅是仪器,更是孩子走出孤独的希望。”这双手的温度,让我们更加坚定:社会服务不是简单的施与受,而是要用真心换真情,把党派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四、以创新为桨,在自身建设中凝聚奋进之力。 从10人支部到70人的区工委,从“农工党党员之家”获评省级示范点到连续斩获中央、省市荣誉,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组织建设的“源头活水”。与姚集街结对共建“农工情”品牌,开创了党派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木兰同心大讲坛”邀请抗战老兵讲述红色故事,让传统教育焕发时代光彩;赴洪山区工委“取经”,在交流互鉴中提升履职能力。特别是2021年换届后,新班子实施“青苗计划”,通过“导师制”培养出雷佩、张号等骨干党员,他们既能在演讲赛场斩获佳绩,也能在实验室攻克技术专利,更能在抗疫战场冲锋在前。
这些创新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新时代民主党派建设,既要传承“铁肩担道义”的精神血脉,更要锻造“妙手著文章”的履职本领。当看到党员彭继峰荣获“武汉市智慧教育优秀教师”称号时,当得知张号的发明获得国家专利时,我们更加确信:每个党员都是党派形象的“金名片”,每次创新都是组织发展的“助推器”。
五、以历史为镜,在薪火相传中照亮前行之路站在农工党建党95周年的历史节点,抚今追昔,我们心潮澎湃。从1930年邓演达先生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到今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从黄陂农工党成立初期“三连跳”的跨越式发展,到如今打造出“农工助学”“同心汇·农工助残”“农工情·新乡村”等特色品牌,历史告诉我们:唯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才能找到正确方向;唯有与时代同频共振,参政议政才能展现价值。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四新”“三好”要求为指引,继续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在思想建设上深耕“责任田”,让多党合作初心薪火相传;在参政履职中勇闯“深水区”,为武汉新城建设贡献智慧;在社会服务里搭建“连心桥”,用民生温度检验履职成效;在自身建设上锻造“硬实力”,以数字化赋能党派工作创新。
95年风雨同舟,95载肝胆相照。黄陂区农工党人将永远铭记:我们的每一次调研走访,都在续写多党合作的历史篇章;我们的每一份建言献策,都在浇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厦;我们的每一场义诊服务,都在诠释“健康中国”的民生情怀。让我们以庆祝农工党建党95周年为新起点,继续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坚定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属于农工党黄陂区工委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