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关于促进黄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时间: 2021-03-30  浏览次数:9604

咸宁处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有“华中药库”美称。咸宁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共有植物药1661313近年来结合扶贫攻坚,人工种植中药材在沿幕阜山区兴起,通城中药材种植面积10.2万亩,种植范围涉及全县11个乡镇、29个村、120余户农户,人工种植品种达30余种,加上天然野生药材,年收购中药材可达1000吨以上崇阳县各乡镇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综合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中药材黄精是我市道地名贵中药材,被列入《湖北省推进中药产业振兴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18-2022年)》。咸宁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非常有利于黄精生长。经权威机构检测,咸宁黄精多糖有效成分含量达15%-24%,是中国药典中黄精多糖含量7%标准的2至3倍。黄精集药用、食用、观赏、美容于一身,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黄精产业大有可为。

分析:

当前,黄精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是政府支持引导力度不够政府部门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不够,投入不足,没有对中药材种植品种进行科学规划,对种植过程缺乏技术指导。在中药材基地建设、药材收购质量控制、龙头企业培育和科技研发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造成药农的中药材种植盲目进行,药材品质不高,销售无效竞争,中药材多作为原材料(原药材)出售,附加值不高。

2、规模种植尚未形成中药材种植仍以小规模分散的农户种植为主,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合理布局。部分中药材种植基地标准偏低,管理水平不高,难以形成龙头带动效应。大多数农民种植药材凭“老经验”、“土方法”,在种植上比较粗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合理布局,基地建设标准不一,管理水平不齐,产值不高。饮片生产企业和药品生产企业对于优质可控的原料药需求与传统农户散漫的自产自销中药材供应形成了亟待解决的深刻矛盾。

3、咸宁黄精产品市场认知度不高。我市黄精产品现阶段基本处于初加工状态,需要找到一个符合自身定位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场认知度。虽然已有企业开发出部分黄精系列产品如黄精茶、黄精膏、黄精酒、黄精饼等,但在形象设计、营销策划上着力不够,公共品牌未统一包装设计、营销策划、文化宣传不足。没有形成家喻户晓的爆款产品,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黄精类产品加工企业不多,主要停留在初加工和委托加工阶段。。

4、专业性人才缺乏,科技创新缓慢。中药材生产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在经初加工后又属于药品,准入门槛更高,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及药食同源食品组方、中药材饮片、药品等的研究均需要大量科技人才,目前的科技力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建议:

1、政府成立中药材产业专班。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成立市级、县级中药材协会。对于中药材协会,每年根据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进行运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合格、良好、优秀的协会,分别每年给予奖励补助。

2建设规范化良种繁育基地与种植基地。构建种子种苗供应平台,建设黄精种质资源圃与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从源头做好质量控制和供应保障。开展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与认证认可,引导产业发展。

3、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立电子溯源系统和参与或牵头制定标准。通过建立溯源系统以及制定九蒸九晒黄精省级标准和参与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增强黄精产业科技水平,提升规范化种植基地层次与价值,引领细分品类行业发展。对于牵头开展黄精电子溯源系统工作的企业或协会,县市两级政府对其予以认证认可,授权其对本县或本市范围内符合要求的企业或组织,将其黄精相关产业环节纳入溯源系统进行管理(可使用专属二维码),实现黄精从种子种苗提供到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最后到成品上市各环节的可查询、可追溯。

4、完善好加工体系建设。扶持建设一批黄精初加工厂、深加工食品厂、提取厂、化妆品厂等,开发一批以药食同源的黄精为主要原料的功能性产品,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通过中药饮片厂和药品生产厂,提高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水平和规模,开发新药,实现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对于建设运行的初加工厂、食品厂、提取厂、化妆品厂、药厂等,给予厂房免费使用保障与生产用水、电、气等的大力优惠补助。

5、搭建科研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以黄精为主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吸引人才落户,如湖北黄精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咸宁市(湖北省)黄精深加工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6、打造公共品牌,加强区域合作,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以一个统一的品牌形象推出(如争取黄精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加强商贸平台与黄精产业融合发展。

7、支持以“定制药园”为主题,发展以黄精为主打的中医药产业园建设。(农工党咸宁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余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