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明知路坎坷无鞭自奋蹄 ——访农工党党员、著名画家刘三多

来源:本站  时间:2015/5/6 11:06:44  浏览次数:9670

1974年,由他提供草图和修改稿,和伍振权先生合作的大型油画《地下长城》,以鲜明生动、清新秀丽的女民兵形象震动画坛,曾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被邮电部制成邮票全国发行,拍入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伟大的时代画卷》一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广为刊登和评介,被誉为“红色经典”。1980年代,他创作的油画《老黄牛》,仿佛横空出世,其摄人心魄的老黄牛形象,精湛细腻的笔触,在展览会上征服了许多观众,至今仍是全国不少省市受邀参展的作品。1990年代,他带着画具干粮,深入鄂南九宫山腹地,忘情于山水之间,潜心于对景写生,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鄂南山水的油画《九宫风情》,深受业界的好评。他,就是前农工党咸宁市委会主委,享誉全国的著名画家刘三多先生。

初冬,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省委会宣传部一行在刘老的家中,见到了这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刘老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清瘦的脸上满是慈祥的笑意,眼神中透出睿智而深邃的光芒。一杯清茶在手,刘老向我们谈起了他的艺术人生。1958年,时年19岁的刘三多考入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系学习财政信贷。然而,热爱绘画的他为了能够学画,在大三时毅然选择了退学,到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分会的展览部工作。因为是退学去工作,所以只能担任一名临时工。他白天工作,晚上刻苦学习乃至通宵达旦,抄录了大量的学习笔记;为了能够听到一堂课,可以来回步行20多公里。正是有了这种刻苦专研的精神,半路出家的他为自己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刘老一生的艺术创作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讴歌社会主义祖国、讴歌时代主旋律。20世纪50年代,他创作了处女作《美帝国主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滚出去》;60年代创作了连环画《雷锋的苦难童年》;70年代创作了成名作《地下长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反映农村新貌的《茶园新林》、《农家乐》、《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等作品;80年代创作了《五讲四美》、《劳动致富》、《只生一个好》等一系列具有时代烙印、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90年代,我国发生了诸多的大事: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香港回归、98抗洪等,刘老也迎来了人生的创作高峰:创作了《特区魂》、《老黄牛》、《根》、《向抗洪英雄高建成学习》等一系列反映改革开放、祖国统一、抗洪救灾等紧跟时代脉搏的作品。

随着21世纪钟声的敲响,刘老已是一个花甲老人,但仍然保持着年轻人一般的热情,不畏艰险走遍了家乡鄂南山区的山山水水,描绘了家乡的美丽与富饶,创作了“鄂南山水情”系列油画作品。2008年,是中国的大事之年。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刘老除了积极捐款捐物表达自己的关切之心外,还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作了《磐石》一作,用这幅作品向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英雄和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广大人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大展中华大国的雄姿,还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希望世界和平美好、各民族共同和谐发展的愿望。为此,刘老又创作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来表达对奥运精神的理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近几年来,刘老将很大一部分创作精力都放在了宣扬新时代的雷锋——全国道德模范们的身上。刘老用画笔描绘了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赵传宇、黄来女、谭之平、孙东林、王争艳、董明、陈光际等人平凡而光辉的形象,期望借此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崇拜、赞美和效仿这些全国道德模范。为了能够更好地创作,刘老与这些全国道德模范们反复联系,亲自上门与之交谈,激发创作灵感,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使得退休金并不宽裕的老两口经济更加拮据。

刘老说,我们这些经历过风雨、走过不同历史阶段的老人,不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创作宗旨和态度,还应该提醒世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应忘记自已的社会责任,不应忘记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应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创作出美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人民。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有吃苦耐劳、甘守寂寞与清贫的精神,才能创作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努力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观念来教育人,用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来鼓舞人。

客厅的墙上,挂着刘老的名作《老黄牛》,画中的题词这样写道:“朝披晨露出,晚载星月归。肩负千斤重,默默苦耕耘。生死求奉献,不争功利名。明知路坎坷,无鞭自奋蹄”。笔者不禁感慨,这正是刘老艺术人生的写照啊!



(撰稿人刘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