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1月23—24日,农工民主党武昌区工委组织医卫支部、科教环保支部、市七医院支部16名党员赴湖北随州开展“寻华夏根基 踏先辈足迹”专题组织生活,专题活动小组先后参观了新四军九口堰革命旧址、新四军九口堰纪念馆、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等湖北省红色教育基地,游览了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市博物馆等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体党员收获颇丰。
一下车,大家迫不及待的进入到新四军九口堰革命旧址。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鄂豫边区的指挥中枢,新四军五师官兵在这里战斗生活达3年之久,这个时期,正是该师创立、组建、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旧址中仍保留有当年新四军官兵战斗、工作、生活的部分痕迹。旧址广场前方树立了一座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铜像。离旧址约一公里的位置,兴建了一座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纪念馆大门前矗立着一座高12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馆内布展了新四军第五师当年战斗、生活的历史文物。
23号下午,我们来到位于随县洪山镇周家湾村的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1947年12月,李先念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与张才千率领的中原军区独立旅在红安华河会师,奉命重组新的江汉军区,胜利完成了重建与巩固发展江汉根据地的历史使命,并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原战场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作战。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随州市博物馆。该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文物展览及编钟演奏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堪称一座内涵丰富的文物宝库。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菱形勾连云纹铜敦、凤鸟扉棱铜搏、汉代简牍等等这些精美绝伦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均保存在这里。其中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其音色、间律均与曾侯乙编钟相通,被称之为曾侯乙编钟的“姊妹钟”,曾多次出访美、英、德、法、日、丹麦、瑞士等国家,充分展示了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拜谒华夏始祖炎帝故里,是我们这次专题组织生活的最后一站。站在巨大的炎帝雕像前,遥想伟大的始祖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的八大功绩和创立的四大精神,更加增强了农工党员的民族自豪感。
此次专题组织生活,是农工党武昌区工委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学习教育的具体形式,是强化农工党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农工党员“四个自信”的有效手段。通过参观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体会了历史的博大精深,领略了炎帝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民主自豪感,进一步提升了文化自信;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对党忠诚、对人民尽心、对国家尽忠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切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灵魂。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的亲密友党,必须更加自觉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认真履行民主党派职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农工党武昌区工委 邹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