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宜昌

深挖本地资源 传承合作初心——以张光明事迹为载体,强化党员思想政治引领

 时间: 2025-10-30  浏览次数:53

    张光明同志(张光明(1923年—),中国农工民主党杰出党员,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第六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80周年纪念章”,他毕生致力于民族解放、教育事业和多党合作事业,是湖北省统一战线工作的典范人物)是植根于宜昌、成长于宜昌的农工党杰出代表,是我们身边最直接、最生动、最可感的先进典范。近年来,农工党宜昌市委会将挖掘、学习、宣传张光明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思想引领工程来抓,将其作为筑牢党员思想政治根基、传承农工党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一、 深耕本土,系统挖掘“活”的历史资源。我们深刻认识到,身边榜样具有无可替代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张光明同志长期在宜昌工作生活,他的事迹是宜昌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宝贵财富。一是成立专班,全面梳理。市委会牵头组建工作专班,通过查阅历史档案、走访知情人、征集实物资料等方式,对张光明同志在宜昌革命、教育、参政议政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抢救性挖掘和整理,确保了事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权威性。二是突出特色,精准提炼。在挖掘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突出其“宜昌印记”和“农工党特色”,聚焦他白手起家创办宜昌医专、勇担重任恢复和发展宜昌农工党组织等标志性事件,精准提炼其“爱国、革命、奉献”的精神内核及其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行的坚定政治立场。二、 创新形式,精心打造“动”的教育载体。为使张光明同志的事迹从静态的文字记载转化为动态的、可感可学的生动教材,市委会积极探索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一是推动艺术创作,打造精品剧目。 我们积极向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和中共宜昌市委统战部汇报,全力协同推动将张光明事迹搬上舞台。全程参与《走在春风里》情景剧的史料提供、剧本打磨和排演支持工作,确保剧目既忠于历史,又富有艺术感染力。该剧的成功上演,使张光明同志的形象立体鲜活地呈现在广大党员面前,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二是深度挖掘,构建沉浸式教育体系。我们系统梳理张光明同志的生平事迹,将其工作旧址、创办的学校等实体资源,与拍摄的纪录片《且将岁月赠山河——张光明的百年风华》作为核心教学资源,构建起“现场+影像”的立体教学场景。通过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各类座谈会,实现了让历史触手可及、让精神可感可悟的教育效果,使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加深刻。三是融入日常学习,实现常态长效。 将学习张光明事迹纳入市委会中心组学习、新党员培训、基层组织生活的必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围绕“我向张光明学什么”、“新时代如何履职尽责”等主题展开讨论,确保学习入脑入心。三、 务求实效,着力激发“实”的履职动能。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始终坚持将学习活动与履职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一是引导双岗建功。号召全市农工党党员以张光明同志为榜样,既要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争做骨干,像他创办医专那样深耕专业、服务社会;又要在党派工作中积极作为、建言献策,像他担任人大代表时那样心怀天下、履职为民。二是服务中心大局。 将张光明同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践作为标杆,引导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聚焦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主界别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三是传承合作初心。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不断深化党员对多党合作初心和历史的理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教育引导党员坚定不移地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通过一系列举措,学习宣传张光明同志事迹活动在我市农工党内取得了凝聚共识、提振精神、促进工作的良好效果。下一步,农工党宜昌市委会将继续用好张光明这一“本地宝藏”,持续深化史料研究,不断丰富宣传形式,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引导广大党员从先辈的崇高精神中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为省委、省政府聚焦加快建成支点,赋予宜昌“三个重要”新使命、落实“六个奋勇争先”新要求中贡献农工党智慧与力量!(宜昌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