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横幅专题

【主题征文】李婷:薪火相传的手

 时间: 2025-08-08  浏览次数:27

     今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5周年,农工党章程总纲里写道:“农工党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同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携手前进。”指尖拂过历史卷帙,农工党的血脉深处始终奔涌着两股激流:一股是民主革命时期,邓演达先生灯下疾书的手,在沉沉铁幕上划出觉醒之光;另一股则是千万后继者以生命接力的手,于民族危难处点燃不灭的信仰。

     记忆的潮水漫溯至1930年。黄浦江畔风雨如晦,邓演达先生手中的笔如利剑劈开长夜。他起草的《我们的政治主张》中,“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宣言如惊雷炸响——这不是书斋里的空谈,而是从中国土壤里生长出的革命火种。他奔走联络的身影,他创办《革命行动》的墨香,他组织军事干部时的灼灼目光,都在为这粒火种寻找生根的土壤。当先生最终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那血泊中升腾起的不是恐惧,而是千万人心中“为农工、争自由”的呐喊。

      烽火岁月最能照见一个政党的底色。抗战硝烟弥漫之际,在武汉、在重庆,在一切可以发声的地方,《前进日报》《抗战行动》等报刊如利箭刺破投降的迷雾。章伯钧在国民参政会上力主团结抗战的演讲声如洪钟,丘哲为保障战时民生发出的呼吁字字泣血。农工党人从未退居书斋!他们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投身全面抗战,涌现了农工党“三个司令”的佳话。解放战争时期,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加速胜利进程,农工党部署各级组织开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军事行动,谱写了农工党最光辉的一页。

     当新中国晨曦初露,这双手又默默转换了战场。我看到土壤学家在盐碱地上跪地取样的身影,他们指尖捻开的不仅是泥土,更是粮食安全的密码;我听见实验室里育种专家凝视显微镜时的屏息,那微小的切片中藏着金黄的丰收愿景;我记得无数农工党医者深入偏远山乡时药箱的背带在肩上勒出的深痕——他们用脚丈量出“健康中国”最真实的等高线;我永不会忘记抗疫前线那些写有名字的防护服被汗水浸透。从田间地头到手术台前,从三尺讲台到环保前沿,农工党人的身影始终锚定在国计民生的坐标上。它们虽不执干戈,却于无声处,耕耘着家国赖以站立的根基。

     于是,九十五载光阴非但未使血脉枯竭,反如江河奔涌,愈显浩荡。那“爱国、革命、奉献”的初始印记,早化为灵魂深处不灭的烙印;那为苍生谋福祉的初心,已融进一代代后来者滚烫的血液中。

     此刻站在九十五周年的界碑处回望,那条从历史深处延伸而来的长路愈发清晰。路上有先生殉道时的血痕,有抗战烽烟中泛黄的传单,有新中国成立初期沾满泥土的调研笔记,更有新时代履职簿上密密麻麻的民生提案。

这双手,曾经书写历史,如今正参与创造历史,万千的手共同举起信仰的火炬,那光芒必将穿透未来的风雨,照亮一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实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