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九十五载岁月如长江奔涌,裹挟着农工党人爱国、革命、奉献的精神血脉,在我辈宜昌农工党员的心间澎湃不息。站在这片曾被硝烟与壮举浸透、如今又被新时代春风拂过的土地上,过往画面如峡江云卷,清晰重现。
记忆里最深的底色,是抗战烽火中的灼热红。那一年,宜昌告急,城市在日寇铁蹄下呻吟。我们的前辈,彼时的“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成员,在缺医少药的绝境中、煤油灯摇曳的光影下,他们以颤抖的手为伤兵止血裹伤。他们包扎的不仅是流血的躯体,更是民族于危崖边未曾坠落的脊梁——那灯焰如豆,却在我心中长燃,映照出农工党人血脉中最初的火种。
峡江的涛声,也见证着另一种壮阔。世纪之交三峡大坝巍然矗立,百万移民挥别故土,我们的老党员们,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后,以深入肌理的调研提交了《移民后期扶持体系优化建议书》。当其中条款最终惠泽千家,方知“建真言”三字重逾千钧。我们的笔,恰似三峡大坝闸门的启闭机——虽无巨轮之躯,却以毫米级的精准调控着长江奔腾的力量。而当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如寒潮突至,宜昌一夜封城。我们无数党员们,请缨奔赴隔离病区。护目镜里蒸腾的水汽模糊了他们的视线,厚重的防护服下汗水淋漓,她们却在电话中自豪地说:“我站的地方,就是农工党党员该在的地方”。这份担当,恰似江轮破浪时船艏那劈开浑浊的分水线,指向着未来航向。
九十五度春秋,农工党人从不曾缺席民族复兴的每一次脉搏。此刻,长江浩荡东流,湖北“建成支点”的号角正响彻荆楚云霄。我宜昌农工党人,定当再执如椽之笔,蘸满峡江的豪情与智慧,以躬身力行续写同心同行新篇章——在奔涌不息的时代长河中,在中共宜昌市委领导下,我们秉持爱国、革命、奉献优良传统,让农工党人的精神航程,永远向着辽阔的海天进发。